2006年12月21日星期四

下一步該如何?(寫於星期四, 十二月 14, 2006)

12月11日凌晨,我來到會展中央點票中心採訪,呆等了6個小時,終於等到出結果的一刻,眼看泛民由數小時的疲累、頹喪,剎那間變成驚喜、興奮以致瘋狂,連平日較寡言的楊森,也主動跟記者數起提名票數目來,這是選舉委員會選舉的現場,這是意義重大的一次選舉。

說他意義重大,不是因為泛民破天荒在小圈子的功能組別選舉大勝,派137人贏114人,也不是因為梁家傑因此可以取得100張提名票,首次擠身特首選舉的舞台,更不是因為泛民從此可以在功能界別選舉中,找多一兩個搶攤界別,以及鞏固了會計界和資訊科技界的橋頭堡。

真正意義重大的,是這次選舉為04年泛民連走下坡以來,聲勢再次冒升的強心針,其震驚處實不下於2003年突然有50萬人出來參加七一大遊行。這次選舉,亦再次讓泛民確認到,市民心目中泛民的角色和定位。

要走下一步,就要先搞清楚大勝的原因,如果以為這反映中產專業對泛民的支持,這是大錯特錯。這次大多數泛民候選人以超高票當選,反映選民對特首選舉這個不公平制度的控訴,也反映選民對當奴施政缺乏信心,期望競爭成為對他的一項挑戰,改變他的施政作風。所以泛民要做的,就是將這次競爭搞得好好睇睇。

公民黨盡管很想做執政黨,但泛民的角色在市民心目中仍然沒有變化。市民很清楚誰做莊,誰做閒,亦很清楚不想泛民做莊。泛民的角色是監察者,使命是令到制度得以完善,令政府的官商勾結不至日益猖狂。他們希望泛民是建設的力量,不是破壞,說得白一點,功利的大部分香港人,他們只會從泛民所作所為會否有功用作為是否給予支持的準則,而不是以民主原則主導,這也是他們在選委選舉中願意支持泛民的原因,不是因為支持泛民,而是因為支持泛民對當奴將來施政有利。

明白了這一點,泛民應該了解到,只打著反對的旗號已跟不上形勢,純原則掛帥不理政治現實也起不到動員群眾之效,但願他們努力找到讓香港邁向民主公義的新道路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