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11月26日星期一

無間道女主角凌尉雲

論壇上,互辯環節,突然發現攻擊葉太23條最激的,竟然不是陳方安生,也不是女長毛,而是有個叫凌尉雲的候選女將。突然間,所有人都猛然發覺,原來凌尉雲不是中聯辦派來的,而是民主派的正義化身。

以上劇情,是一套真實發生的肥皂劇trailer,叫《補選無間道》,剛獲最佳女主角殊榮的,是這套劇的女主角凌尉雲。

由月初港大論壇時,我已經百分之二百肯定凌小姐是中聯辦派來搞事的頭號人物,目的是搞亂選舉、抹黑陳太。但昨日的論壇,我更堅信凌小姐不但做上述兩項工作,還做多一項更重要的工作,就是分掉陳太的遊離票。

初看凌尉雲對葉太咄咄逼人時,我第一個反應,是覺得佢在幫葉太扮演緊醜人角色,令人因為覺得葉太被攻擊而同情葉太。這個想法有點牽強,因為我所認識的人,都覺得這段顯得凌小姐很正氣,及令他們覺得葉太在迴避。

直到晚上開會時,我聽到一個消息,整件事才豁然開朗。

原來,早幾日凌小姐到東區康怡洗樓。

很難想像,一個陪跑,明知自己沒機會贏的人,竟然會花精神和心力去洗樓。也令人意外的事,陳啟宗建的康怡,由地鐵管理的康怡,竟然容許凌小姐去洗樓。我即時心想,不知陳太可否上去洗樓?

但這些都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康怡這一區,剛選出了一名區議員,叫陳啟遠,是公民黨人。換言之,這個區可視之為陳太的票倉。

去到這裡,相信不用我多講,大家都知道凌小姐在做什麼,她就是在透過街訪,逐家逐戶去試圖撓走陳太的票。這也解釋到,為何凌尉雲突然變成反23條大使,去追打葉太。

這招真的很絕,我要去提醒老師提防。

2007年11月25日星期日

一時衝動

從來很抗拒宗教,但今天做葉太的亡夫追思會時,突然有股衝動很想去信教,但理智告訴我,這個教信不得。

那一刻的衝動是什麼?我不知道,也許人在無助和茫然的時候,會很想找個地方逃避,也可能因為今天遇返一個大學同學,對方剛好在做傳福音的工作。

不是不信神,而是不相信別人叫我信的神,其實說到底,我最不相信的是人。

記得在中學時我參加慕道會,曾經一度很相信某個宗教,但當要我們決志時,我縮沙了。

這件事,和我現在命運不濟,會有關嗎?

2007年11月14日星期三

Tears in heaven



最近聽返Eric Clapton的《Tears in Heaven》,重溫很blue的感覺。youtube真是好,很多名家的演出都可以隨手沾來,在推廣藝術文化的功能上,比搞個分餅仔西九文化區還要好。

每次聽這首歌,都好像走入了Clapton的腦子裡,重溫他1990年朋友直升機失事身亡,翌年兒子Conor墮樓過身的悲痛感覺。只有真實人生與音樂交集,音樂才會有靈魂。

Would you know my name
If I saw you in heaven
Will it be the same
If I saw you in heaven
I must be strong, and carry on
Cause I know I don't belong Here in heaven
Would you hold my hand
If I saw you in heaven
Would you help me stand
If I saw you in heaven
I'll find my way, through night and day
Cause I know I just can't stay Here in heaven
Time can bring you down
Time can bend your knee
Time can break your heart
Have you begging please
Begging please




Carol Kidd的《When I dream》,也讓我百聽不厭,聽說她在12月初會來港演出,可惜那時我要做兩太和6件怪物的難聽大合奏,抽不到時間去欣賞。這首歌不算很Jazz,而是很民歌feel,有看過韓劇《生死諜變》的朋友,可能會聽過,因為這首歌成了該片的片尾曲。

雖然Carol Kidd是舉世公認的爵士歌后之一,但我覺得她早期的歌鋒芒太露,少了一點流行爵士樂的含蓄,有點聽不慣。

2007年11月3日星期六

Becoming Jane

看《Becoming Jane》之前,朋友說這套戲的影評麻麻,可是這套戲讓我忍不住留下淚來,都說不要相信影評。

手上只有看了十多頁的《sense and sensibility》,沒有《Pride and Prejudice》,還有大學時看過那套李安執導的《sense and sensibility》,我對Jane Austen這個人真的理解不多。戲中描述的,正是終身未嫁的Jane,在年輕時與後來的愛爾蘭大法官Tom Lefroy的傳聞戀情。

沒有激情,沒有性慾場面,英國導演Julian Jarrold以平靜而細膩的筆觸,拍出了愛情。有三段戲很值得回味,第一段是Tom Lefroy的靠山伯父不准許他與Jane在一起時,Tom選擇了分手,Jane十分傷心。第二段,是當Tom回頭,決定放棄事業而跟Jane私奔,但私奔過程中,Jane無意中發現Tom與自己私奔,會令他身敗名裂,遂忍痛離開Tom。第三段,是很多年後Jane再重遇Tom,面上再現那種既期待又忐忑不安的少女情懷,而Tom介紹他的長女,名字叫Jane。

在愛情與自己之間,Jane選擇了愛情,造就了六篇傳頌後世的愛情巨著,還有永遠留在她與Tom之間的情意。現實的諷刺,造就了Jane小說的諷刺筆觸,但人生最大的諷刺,是我們所追求的愛情,只有在遺憾之中,才能得到保存;愛情,只有在得不到時,才經得起時間考驗,才是真正的存在。




P.S.電影之外,Jane只有兩封有提及Tom的信件流傳後世。Jane死後,Tom買下她的《Pride and Prejudice》初稿。Tom年老時接受他外甥的訪問時,承認曾與Jane有過戀情,但形容那時是"boyish love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