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10月2日星期二

區選風雲

過去十年,香港是官商勾結的年代(說得好聽一點是官商合作或利商主義),將來不知n年,香港將踏入政商勾結的時代,只是這種發展仍未成熟,但今屆區議會選舉雖不見其形,已見其聲。

有政界朋友向我提到今年「西環」(政界對中聯辦的戲稱)重點關顧九龍城、紅石勘等區,不惜出動一些法律專業人士去打對方的地區大佬,達到一級戰備,部署甚周密。

政治上,民主派和左派兩派陣營扭盡六壬打擊對方,是正常之事,唯小弟有一個職業病,就是喜歡凡事先以陰謀論猜度,在正常處找出不尋常的地方。這不尋常的地方,就是近年「西環」對九龍東、西的地區政治出手頻繁,尤其是在九龍東其身不正的民主黨區議員,更幾乎被連根拔起。

九龍西在明年立法會選舉中將增加一席,由4席加至5席,是兵家之必爭之地,「西環」的籌謀可以讓人理解。可是,香港的政治不是一個孤立的圈子,政治利益有時也與商家利益絲絲入扣,政界朋友的一句說話,讓小弟突然聯想,這次九龍東、西的政局是否真的只是政治原因那麼簡單。

先講九龍東,最矚目的是新啟德規劃和郵輪碼頭,以及一大堆市區重建。於是見到民主黨其身不正區議員相繼墮馬,梁家傑被踢出市建局,李華明對九龍東規劃問題明哲保身,甚少出聲等,顯然,有人先掃除將來發展時可能出現的噪音,為發展商鋪路。

區議會不是搞蛇宴、搵公帑笨那麼簡單,每逢有市區重建和地區大型發展,更是當區區議員搵真銀之時,當中利益關係千絲萬縷。當然,從政治上分析,大型發展和重建,意味著票源的再分配,政界各陣營當然都希望搶先建立橋頭堡。

九龍西往後的發展也類同,隨著西九龍文化區的發展,誓將令九龍西的各區重新打造,市區重建將陸續出現,商家自然希望阻頭阻勢的民主派區議員消失怠盡。

這些事情也許沒法證實得到,但商界愈來愈向政界發揮影響力,是大勢所趨。令香港由官商勾結走向政商勾結的一個重要原因,是隨著市民對官商勾結的看法愈來愈負面,加上近來有關保育、規劃發展變成公眾議題下,政界的噪音對政府和發展商而言愈來愈綁手綁腳。

既然直接影響政府已不太行得通,商界要找另一條出路,也許是通過「西環」出手,也許是直接找相關政黨,將來會否發展成政治捐獻(其實已經有,不過只集中在某個黨),進而在香港推展政黨政治,就不得而知了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