終於看了《SOCIAL NETWORK》,這類傳記式電影,而且是現時仍在生的億萬富豪的傳記,實在不可能有什麼批判的內容。
採用兩場官司的仲裁過程,來貫串整個電影,不失為沒辦法中的辦法,因為主人翁的故事不見得有多傳奇可以鋪排。作為導演,也必然遇到一個很大的電影難題,就是主人翁的角色太不鮮明,甚至連可以敍事的內容也寥寥可數。這種先天性的缺撼,令到主公翁除了在頭一幕與女友吵架,和最後一幕REQUEST前女友作FRIEND之外,其餘時候他都不像一個正常人的角色,甚至似一個比配角還要沒個性的一個布景板。
當然,不排除導演的目的,只是想通過電影講述FACEBOOK這一影響力極大的社交網絡的創造過程,即是真正的主角是FACEBOOK。若真的是這樣,則電影注定失敗,因為電影和小說一樣,重點是要有一個說故事的人,然而這電影卻沒有形象鮮明的說故事的人。不過,導演還是表達了一點批判的信息,就是搞社交網絡的主人翁,本身卻不擅社交,經常傷害了身邊的人。這種矛盾對比強烈,也許是導演想表達出來對FACEBOOK這種新平台的一種控訴吧。
有趣的是,導演為了讓電影收尾,而創造的最後一段,卻成為了整個電影唯一會觸動我的一段,就是主人翁在律師樓打開了FACEBOOK,搜尋了那位前女友,然後再猶豫了幾秒後,點擊了「朋友請求」,然後不斷更新,期待對方確認。我相信這是很多人的共同體驗。
順道在這裡花少少篇幅談FACEBOOK本身。在人類社會交往的歷史上,有不少科技發明是改變了整個社交的平台、過程和定義,FACEBOOK就是其中之一。而且其創造的社交平台的封閉性,遠大於之前的發明。所謂封閉性,不是指這個平台有排他的傾向,而是指它創造了獨有的一個社交平台,是可以自給自足,自我發展的。將它的出現對社交的影響,等同於當初城市的出現對新社交模式的影響,殊不為過。
FACEBOOK所創造新的社交模式,直接的效果是兩方面,一是社交體驗的通脹(INFLATION),另一種是創造共同體驗和價值認同的新平台。不過,正如我之前所講,FACEBOOK是有自我發展的特質,換言之,它和眾多的遊戲平台(例如資本主義)一樣,其遊戲規則是可以不斷演化和轉變的。
朋友間的社交,是由不斷累積生活體驗去定義的,換言之是通過「過程」去定義,而非單純一個「身份」而已。而人在社交上的限制,特別是在生活體驗上的限制,構成了我們現時的社交模式,對所謂知己、摯友、朋友、豬朋狗友等作出區分。不過,FACEBOOK這個新平台,卻是大大地減少了社交上的限制,由此形成社交體驗的通脹,而這通脹的效果,是漸漸地縮減社交體驗的價值。這個效果在FACEBOOK上的社交活動尤其明顯,並會進而影響一個人在其他平台的社交,例如學校、公司等。社交體驗的增加,亦同時導致社交衝突的增加,以往大家認為對方是朋友,卻可能因為FACEBOOK出現的一句話或一些事,令到彼此朋友關係受到質疑。
不過,FACEBOOK的遊戲規則是會自我演化的,因此面對社交體驗通脹的衝擊,而出現了「反社交」的傾向,就是作出社交分層,以私隱層級去定義不同層級的朋友。換言之,FACEBOOK不但沒有成為擴闊自己朋友圈子的地方,反而變成鞏固已有朋友圈子的資訊交換平台。
FACEBOOK另一個有趣的效果,是創造了共同體驗和價值認同的新平台,可以尋找同道中人,共同參加一些活動,卻不用經過傳統社交般深入了解對方的過程,大家的關係只以一些共同行動和共同理念去維繫。這是社會行動的範疇,將來還有向更深更廣發展的可能性。